人性,既充满矛盾也颇为奇特。
它之所以矛盾,是因为人性既拥有理性的成分,同时也包含感性的元素。在某些情境下,感性的驱动可能会让人做出一些违背常理的选择。
它的奇特之处在于,人性常常对未得到的东西怀有强烈的渴望,而对已经拥有的却不够珍惜。在许多人眼里,尚未获得的总是最吸引人的;而已经到手的,往往被视为理所当然。
这种既奇特又充满矛盾的人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有些人对外人总是彬彬有礼,对自己人却斤斤计较,将最糟糕的一面展示给自己最亲密的人。
为何有人不珍惜身边最亲密的关系呢?归根结底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心态,直到失去了才开始后悔。
对外人宽宏大量,对家人却吝啬小气的人,十有八九属于以下三类之一。
第一类:崇尚”欺软怕硬”的人。
在同一部门的同事之间,经常会出现彼此不顺眼的现象。然而对于其他部门的同事,他们却能展现出各种客气、热情、微笑相迎的态度。
同样在一个家庭中的亲人,可能相互嫌弃,但对于外人,他们反而能够表现出大方、好客、热情、讨好的态度,将最好的一面留给了外人。
这种行为正是“欺软怕硬”的典型表现。因为大家都认识同部门的同事,了解彼此的底细,所以容易内斗。而不同部门的职员由于相互不熟悉,因此会表现得更为客气,避免轻易得罪他人。
同理适用于家庭成员。由于过于熟悉彼此,缺乏神秘感,因此容易产生厌倦感。而对外人因为不了解,不清楚对方的底细,所以会以笑脸相迎。
这种“欺软怕硬”的人性其实是天生的。你对别人越好,他们越觉得你易被欺负,因而可能会忘恩负义、无情地对待你,而不存任何感恩和慈悲之心。
第二类:持有”不切实际期望”的人。
夫妻之间,结婚不久就开始争吵的情形并不鲜见。丈夫可能觉得外面的女性更有吸引力,自己的妻子不如人。妻子也可能认为外面的男人更加出色,自家的丈夫显得软弱无能。
你是否也曾这样看待你的另一半?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类似的感受。这是因为人们常常会拿身边的人与外人比较,从而贬低身边的人,对外界抱有期待。
浏览过多的网络信息会让人幻想世界上的人都过得舒适且富裕;频繁刷看短视频则可能让人误以为除了自己家外,其他人都很富有。
这正是一种“一叶障目”的错误观念。我们看到的都是别人精心挑选出的最优一面,而日常存在的瑕疵和缺陷往往不被展示。
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就容易伤害到身边的人,而寄希望于外人。问题是,与我们无关的外人即便再好,他们会对我们伸出援手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我始终认为,身边的人已经很好了,与其期待外人,不如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对自己的亲朋好友更好一些。只有当家人和睦相处时,才是真正的幸福。外人再好也不过是戴着面具的伪装罢了。
第三类:虚荣且”好面子”的人。
最近有读者在后台反映,他们的丈夫喜欢在过年期间在亲戚面前表现得很大方,而平时如果妻子多买了点猪肉或稍微买些化妆品,就会遭到斥责。
这样的案例可能会让你觉得似曾相识,感叹自己的亲人也有类似行为。即使经济拮据也要对外人表现得大方,而对身边的人却尖酸刻薄。
再比如,有些婆婆会把食物分给邻里乡亲,但对自家人却非常吝啬和计较,仿佛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
这就是所谓的虚荣心,也就是所谓的“要好面子”。他们认为,对亲人大方无法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无法赢得他人的尊重。相反,对外人大方可以获得他人的赞誉和好评,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正如上文提到的“过年时对亲戚表现得很大方”的情况一样,很多人愿意花费巨资请亲戚吃饭只是为了听到几句恭维话或者赞美。
适度注重面子并非大问题,但真正严重的问题在于过度重视外界的看法,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外人的身上。这种为人处世的方式很容易导致众叛亲离、家庭破裂。
结论
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将最佳的一面都展示给了外人,而将最差的一面留给了自己最亲近的家人。
亲人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他们却在小事上对亲人斤斤计较;外人对他们苛刻无情,但他们却对外人百般谄媚和奉承。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人性中还存在一种“受虐狂”的特点。
这就像谈恋爱一样,对于那些得不到的前任总是念念不忘,而对已经拥有的现任则感到乏味,越来越看不顺眼。这不正是矛盾的根源所在吗?
在其他情况下也是如此。
原创文章,作者:管理员,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omar.cn/archives/1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