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京九晚报
阏伯台的传说
在商丘古城西南1500米,华商大道西端,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庙台——阏伯台,又称火神台、火星台。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五帝中的帝喾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阏伯,一个名实沈。兄弟俩年龄相差不多,都有个性,从小爱斗。长大成人以后,兄弟之间依然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永无宁日。有人建议把他俩分开,离得远远的,再派个活干,就解决问题啦。帝喾采纳了这个建议,把实沈西迁至大夏(今太原),封为参星;把阏伯东迁至商丘,封为辰星(亦名商星),管理火种。使两人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唐朝大诗人杜甫在一首诗中曰:“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引用的上述典故。
阏伯来商后,筑高台、察星辰、管火种、祭火神,为方便人类生产生活及中国古老的天文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阏伯死后,人们按他的遗愿,将其葬在他生前观星的高台上,称之为阏伯台。同时在台上建阏伯庙以示纪念。因阏伯生前管火有功,被人们誉为火神,此台又称火神台。又因阏伯之后许多朝代也在这里研究天文,主要观察火星(即商星)行径,此台还叫火星台。
阏伯台形如墓,根基周长约270米,高约35米,全为夯土而筑成。台上的阏伯庙,金代被毁。元大德年间(1297年—1307年)改建火神庙时,台上有大殿、拜厅、钟鼓楼、东西禅门、配房;台下有戏楼、大禅门等建筑,上下一体,气势不凡。可惜的是民国以后,台上建筑逐渐损毁。庆幸的是从1981年起,政府多次拨专款对其进行维修。如今,台上房舍飞檐走兽,红墙金瓦,重展当年风采;内壁绘画,人物形象逼真,彩色鲜艳调和,更加赏心悦目。火神台庙会由过去每年的正月初四至初八,发展为每年的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届时,商贾云集,好戏连台,热闹空前,方圆百里,朝台者众多。
原创文章,作者:管理员,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omar.cn/archives/1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