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海关旧址资料图。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46项世界遗产。
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5月25日下午,宁波博物院院长张亮做客宁波图书馆新馆天一讲堂,带来“河海交汇、通济天下——大运河宁波段的历史地理解读”,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大运河宁波段的相关概念、主要河段、形成演变、基本特征,并简要介绍了河海博物馆(暂名)前期研究的基本内容。
小故事打开运河史
“唐代的宁波,可以理解成一个大型的‘港务局’,因为国家有控制港口的需要,于是有了明州城,而几个重要县城都是运河上的‘补给站’。”
“余姚县城是联系宁波地区与曹娥江流域的节点;慈溪县城是姚江、慈江一带的航运枢纽;鄞县县城是保障三江口主港区河海转运的核心港埠;镇海县城的建设则是为了解决出海口的安全。”
在张亮的讲述下,宁波“一府四县”复杂的港口史、运河史有了相对轻松的解读方式。
“一般认为,浙东运河正式连入全国联运体系是在唐代以后。但是,上林湖的秘色瓷究竟是如何从明州出发到达法门寺的?走的是水路还是陆路?如果是运河,具体是什么路线?至今仍然缺乏证据与研究。”
张亮提及,唐代明州向长安“供货”,除了青瓷,还有淡菜、海蚶之类的海鲜。白居易曾在给元稹写的墓志铭里写道:“明州岁进海物,其淡蚶非礼之味,尤速坏,课其程,日驰数百里。”考虑到保鲜,当时的水运效率或不及陆路的快马急送。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盘。资料图片
而到了宋代,浙东运河的功能性更强。
南宋淳熙年间,鄞人汪大定知上虞县,淳熙七年(1180),宋孝宗之子魏王赵恺薨于明州任上。为使高大的丧舟经运河返回绍兴皇陵,汪大定在原通明坝线路外,“增浚渣湖,别于支港创小堰,以通余舟”,便是后来连通上虞和余姚的运河支线“十八里河”。
为使丧舟顺利通过,主事者“募游手二百人,别以旗色分列左右,候大舟入,引湖水灌之,水溢堰平,众力扶丧舟以进”,记载形象生动。
张亮表示,这些与宁波人有关的运河故事,往后都将成为河海博物馆(暂名)的陈列内容。
诗文里的大运河
讲座中,张亮还列举了多篇诗文以证史。
余姚丈亭,为运河诗文“富矿”。宋代庆历五先生之一的“慈川逸民”杨适,有《长相思·题丈亭馆》:“南山明、北山明,中有长亭号丈亭,沙边供送迎。东江清、西江清,海上潮来两岸平,行人分棹行。”可谓丈亭三江口的真实写照。
陆游的《发丈亭》流传甚广,其中有“姚江乘潮潮始生,长亭却趁落潮行”之句。张亮据此认为,当时的陆游应该是在从余姚到宁波的路上,因为要等姚江“落潮”。
明代鄞县人张得中从宁波出发,经水路分赴“两京”,写下两首长歌《南京水路歌》《北京水路歌》,合称“两京水路歌”,内容涉及地理、水利、航运等。其中“共经水闸七十二,约程三千七百里”的记录,是迄今为止关于大运河从宁波到北京的全程长度和水闸总数的最早记载。
“宁波是一个一半是河水、一半是海水的城市,河海交汇,可以说是宁波最重要的地理特征。”张亮表示,直到19世纪中后期,浙东运河依然是宁波港连接广大腹地最为重要的水路。
以徽茶的出口为例,由于杭州于同治五年(1866)开始征收“海塘捐”,导致徽州经由杭州至上海的费用上升,徽州以下东部四县(歙县、休宁、黟县、绩溪)的茶叶遂转而由钱塘江水道运出,过严子陵钓台,到义桥关后转入浙东运河到宁波港出海。
同治六年(1867)的浙海关贸易报告中称:“徽州茶经宁波者与年俱增,看来已经成为本口出口贸易重要的组成部分。”到同治十一年(1872),经由宁波港出口的茶叶增加至176780担。
“可以说一直到19世纪,宁波港都是起到国家级枢纽作用的农商转运港,直至今日,杭甬运河依然发挥着交通水利作用。”
据介绍,宁波建设自己的运河馆——河海博物馆(暂名)的相关工作仍在推进中。今年10月24日,宁波博物院将组织召开《河·海·港·城——大运河与宁波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进一步夯实河海博物馆(暂名)建设的理论根基。
记者 顾嘉懿
【本文转载于媒体账号(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24/05/27/030588830.shtml),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作为本账号立场。】
原创文章,作者:管理员,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omar.cn/archives/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