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徐峥在上戏是同班同学。
毕业后,他以一个反派角色盖过了张卫健的风头。
据不完全统计,他曾参演的电视剧高达七十多部。
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为何在演艺圈始终不火?
01
《庆余年2》,47岁的沈晓海惊艳登场。
作为“叶灵儿”之父的“叶重”,他的戏份并不多;
然而,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别看沈晓海留着胡子,已然跻身“叔圈”。
可他在剧中与张若昀“交手”的一刹那;
令不少网友直呼:“还得是‘宁王’啊!”
来源:网络
2001年,《机灵小不懂》火爆内地和湾湾荧屏。
明明张卫健饰演的“不懂”才是主角;
结果大家都被沈晓海饰演的“宁王”圈了粉。
虽然这个角色是十足十的反派,但丝毫不影响观众对沈晓海的评价。
只因为,他那张自带翩翩贵公子气质了脸;
成功证明了什么叫做“三观跟着五官跑”。
同年,沈晓海在《金蚕丝雨》中,再次担当反派“男二”。
与之有着大量对手戏的男演员,是作为男主的吴京。
谁承想,这部戏在湾湾首映宣传时,影迷对沈晓海的呼声远远高过了吴京。
而更加令人称奇的是:
即便是观众恨透了他剧里的角色,但剧外却爱他到无法自拔。
一年后,沈晓海在湾湾声名大噪。
还和大s、宣萱、吴京主演了电视剧版的《倩女幽魂》。
这部剧不仅创下了湾湾的收视奇迹,还巩固了沈晓海的“恶人”形象。
那时的他,还被列为“四大反派小生”之一。
按常理来讲,凡是出演反派的演员“下场”都很惨。
要么被观众带入角色,骂到“狗血淋头”;
要么一条道走到黑,渐渐被荧幕所遗忘。
可沈晓海偏偏是那个背道而驰的人。
他每“接手”一个反派,都会用心琢磨。
不管是这个人物的走路方式,还是“死”的其所;
沈晓海都会为其量身定制出一套表演的方法。
而正是这份“匠心”,让他的名字从内地红到港澳台地区。
殊不知,幕后的沈晓海堪称“戏痴”。
在《大唐游侠传》中,他出演“王龙客”。
这是一个手不离扇的侠客。
为了能够把扇子“耍”出十八班花样,他练坏了五十多把扇子。
正因如此,沈晓海的武打戏成为了全剧最亮眼的部分。
沈晓海的走红看似是“台下十年功”带来的结果。
其实在他的少年时代,早就有了苗头。
02
沈晓海出生在伊春的翠峦镇。
他从小在一个军人家庭中长大。
显然,父母对于他的管教会比常人更加严格。
不过,沈晓海打小就是个叛逆的孩子。
尤其是在上学期间,人送外号“孩子王”。
只要是下课时间,同学们都会对沈晓海听之,任之。
他说玩什么游戏,大家便蜂拥而至的一起玩耍。
可这样的男孩子往往是家长和老师最不待见的。
更遑论沈晓海还是个喜欢“飞檐走壁”的人。
他的妈妈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
“放着好好的大门不走,非要翻墙进来!”
殊不知,沈晓海不光是回家的时候一身功夫。
就连在学校也不走寻常路。
那个时候,他所在的班级在教学楼的二楼。
虽说不高,但多少也是有些危险系数存在。
而沈晓海放着楼梯不走,跟攀岩似的爬上了楼。
哪怕说他是个“蜘蛛人”也一点不过分。
种种“劣迹”,让他盛名在外。
以至于,他变成了家长眼中的“坏孩子”。
沈晓海的同学只要出门,家长都会告诫一句:
“出门行,但是不能找‘晓海’玩!”
别看孩子们的世界很单纯,但偶尔也会发生矛盾。
“一三五小找,二四六大找,周末一起找。”
代入沈晓海父母的视角,二老的无奈可想而知。
然而,归根结底也全不是沈晓海的错。
沈晓海的父亲,那可是军人出身。
其所属的部队,各个都是标兵。
而他本人脾气也算不上太好,经常对沈晓海乱打一通。
有一次,父子面对面的在桌上吃饭。
只听沈晓海的父亲把黄瓜咀嚼地咔吱作响。
许是遗传了父亲的暴脾气,沈晓海越听越暴躁。
他先是给父亲使了使眼色,见其不为所动后;
他便说了句:
“你能不能别那么大声!”
话音刚落,沈晓海就后悔了。
他悻悻地看着父亲眼中放出的光芒蕴含着杀气。
吓得他连忙低头,再不敢多说一句话。
然而, 就在沈晓海低头之际,一个“影子”一闪而过!
还好他反应快,躲闪及时。
扭过头一看,是父亲手中的那碗面条径直地飞到了墙上。
本能驱使着沈晓海像吊了威亚一样快速起身。
紧接着,他便跑到了走廊上。
等父亲追出来的时候,他早已跑到了楼下。
不过,他可一点不敢停歇。
曾经,父亲因下手没有轻重一耳光把他打到短暂性晕厥。
这一次,沈晓海像是逃命一般发挥出了生死时速。
在奶奶的一番调解之下,沈晓海侥幸逃脱成功。
除了肢体上的灵活,他还很会“做梦”。
03
十六岁那年,沈晓海根据自己的梦境编排出了一支舞蹈。
文工团的导演见识到了他对舞蹈的天分,便邀请他入团学习演出。
哈尔滨的深冬,几乎每天都在下雪。
通常天不亮的时候,师傅便把沈晓海等人喊起来。
远处地练功房里早已灯火通明。
沈晓海穿戴整齐之后,便踩着厚厚地积雪向那束光前进。
在文工团的那几年,沈晓海学到了很多。
“京剧武生、话剧表演、舞蹈、功夫……”
甚至是演艺生涯的启蒙,也是由那里的老师完成。
在此期间,他依然坚持着对舞蹈的独立创作;
再加上流行元素的大量涌入,属于他独一无二的“霹雳舞”诞生。
来源:网络
那个时候,沈晓海被称为“北国霹雳舞红星”。
只要主持人喊出他的名字,台下的尖叫声震耳欲聋。
因为是他自创的舞蹈,所以每次表演出来的都不一样。
这也成功地吸引了观看者的好奇心。
与此同时,也让沈晓海成为了出场费最高的那个人。
一场八分钟的独舞,他可以拿到一百块钱的收入。
而团里的国家一级演员,拿到手的费用也不过是他的十分之一。
不过,家里人还是希望他能够“考一个大学”。
优秀如他,轻而易举地便考入了上戏。
在学习地同时,他还是如从前一样“不安分”。
夜总会是沈晓海经常去的地方。
只不过,他的目的并非消遣,而是挣钱。
每当夜幕降临,他便和徐峥组队上演一出“双人舞”。
最好的时候,五分钟的表演能获得三千块的收入。
按照既定地发展,沈晓海应该成为“舞王”。
怎么就走上了演员的这条路?
在校期间,沈晓海参演过不少地影视作品。
从台前幕后的忙碌中,他有了更多的经验。
毕业后,他自导自编自演了舞剧《母语》。
不仅获得了艺术界内的赞赏,还被邀请到纽约公演。
当时,不少人劝沈晓海留美发展 。
他却毅然决然地决定要回到国内,从默默无闻的小演员做起。
可惜,“反派”是沈晓海的巅峰。
自从他的戏路受限后,“转型”被提上了日程。
04
2009年,一部《在那遥远的地方》登上央视。
沈晓海饰演的“丁浩天”堪称一次华丽地转身。
在开拍前,导演曾问过沈晓海愿不愿意出演片中的反面人物。
沈晓海二话不说,直接回绝了导演。
回想儿时,看着父亲铁骨铮铮的形象,让他的内心充满了坚定:
“既然要演,就务必要演一个好的、纯粹的兵。”
为了让自己和高原战士的形象更加贴合;
沈晓海硬生生地把自己晒黑、晒伤。
其实他大可不必这么做,通过化妆的手段,也能够真实的还原。
但他仍然选择去感同身受高原战士的生活。
正因如此,他才能由衷的将发自内心的表演达到极致。
该剧播出后,口碑非同凡响!
不仅中老年观众对其赞不绝口,就连8090后的观众都为之动容。
从“丁浩天”身上,他们明白了什么是信仰和坚持。
荧幕前的老兵们则一致认为沈晓海和李幼斌饰演的最像军人。
而李幼斌也夸赞沈晓海“演的很牛”。
只不过,鲜为人知的是拍摄军旅题材不仅辛苦,片酬也不高。
但其本身所传递的价值观和意义,激发着沈晓海内心的责任感。
再加上,身为男儿本就该“精忠报国”。
于是,他接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军人角色。
或许是因为他没有追名逐利的心思,让他走上了配角的道路。
然而,他却甘之如饴。
沈晓海眼见同期的演员们,不少人因为各种原因退了圈。
相比之下,他还能继续塑造出值得的角色,无疑是幸运的。
在他人生的后半程里,几乎都是被工作填满 ,为了拍戏可以不要命。
不管戏份的多与少,只要导演有要求,他都尽可能地完成挑战。
不过对于沈晓海的母亲来说,或许有些遗憾。
据说,她对沈晓海定下了择偶标准。
那就是找一个像“丫蛋”一样的女孩。
之前,沈晓海偶然和丫蛋同台表演,给母亲看得是喜笑颜开。
然而,迄今为止,沈晓海似乎仍是单身。
结语:
从沈晓海的故事看来,孙俪的话又一次被印证了。
正因为沈晓海的低调,才让他依旧保持着角色之间的高辨识度。
本文来源于用户投稿,如果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可通过邮箱联系删除。
原创文章,作者:管理员,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omar.cn/archives/2262.html